民間信仰是以遠古的泛靈信仰為基礎,再融合我國境內歷史較悠久的宗教:儒、釋、道二家,而成為一種綜合性的宗教。這也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只要適合社會需要的,全都能接受,且融合在一起,構成民間信仰的特色。
在民間信仰中,往往神佛混淆,民間常將道教的神和佛教的佛,一-視同仁,不分彼此。如觀音菩薩為佛,但民間稱其為觀音媽,且有以牲禮祭把,當神當待,有違佛教所主張的忌殺生和吃齋的教條;其他如寺廟不分、僧道混合等現象,都反映了民間信仰的綜合性。今就其主要成份或構成的基礎分述於下:
一、遠古的泛靈信仰
泛靈信仰是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附有精靈或靈魂的存在,是人類古老的宗教信仰型態。主要包括了亡靈崇拜、自然崇拜、庶物崇拜以及巫術禁忌等。
(一)亡靈崇拜
亡靈崇拜出自於靈性崇拜。即認定一切具體物質的本身,必須寄賦以代表生命的靈魂,不能發揮生活效用;即在物質世界的背後有個靈魂的世界,人與物只是靈魂的工具,真正的生命主宰是靈魂。
民間相信人死之後成為鬼魂的觀念便是出自於傳統的「靈魂不滅」的觀念。依古人的觀念,人死後便到陰間,其生活與陽間無異,所以亡靈也要飲食、金錢,由人們在祭祀儀式中奉獻,否則便因得不到祭祀而淪為惡鬼。一般亡靈崇拜可分為三類,即偉人、祖先和幽魂。
1.偉人崇拜
偉人過世,因其生前有功於世人,故其亡靈可升天為神。所以歷史上有名、而功在社稷和人民的先王、先公、先師、功臣、名將,以及具有特殊德性的人,都會受到民間的崇拜。
2.祖先崇拜
「尊天敬神」為我國固有的信仰,祖亦是神,一家一姓所崇拜的稱祖,而眾家眾姓所崇拜的即謂之神。祖先的功德垂於一家一姓,神則垂於眾家眾姓。祖是人之所本,慎終追遠,基於孝心;民間每家設置先先牌位,早晚上香敬茶,年節則備牲禮祭拜。
3.幽魂崇拜
祖先崇拜--祖先墳墓。
幽魂可分為兩類,其一為無嗣而淪為孤魂野鬼,民間因恐懼怕其作崇而祭拜。每年農曆七月的普渡;初一、十五祭祀 「好兄弟」等即為祭祀孤魂野鬼。其二為不得善終的人,死於意外,如車禍、自殺等,死後成為厲鬼。
(二)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的對象是自然物與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星辰、山、海、川澤,以及風、雲、雷、雨、水、火等等。這種信仰的確立,是由於人類對巨大的自然事物或自然現象所感受的驚異、畏懼、感恩、依賴諸情緒所構成,自然現象的廣大幽遠給人類以無限的憧憬。自然的災變,如洪水、地震、暴風 、海嘯、日蝕等現象,給人以驚恐畏懼的感情。另一方面,自然以其積極的功能,給予人類生存所需,如日月之光、風雨之惠、山林川澤之無限寶藏,使人類對之發生依賴與感謝的思想。此等經驗,產生對自然的崇拜。我國古代即將自然崇拜分成三個範疇,即所謂「天神」、「地祇」和 「物魅」。
1.天神
地母娘娘--花蓮。
天神即天界諸神。以天公為宇宙大神,為天界統治者。又有五個方位的神,即東方蒼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刀黑帝、中央黃帝;其次為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司中、司命、司民、司神等等。天庭組織與我國古代帝王的中央行政結構相似。
2.地祇
舉凡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澤皆為地祇。其中社神為土地之神,稷為五穀之神;土地與作物為農業民族主要的生產基礎,因此最受人們崇拜。
水德星君--松山水德星君廟。
3.物魅
凡是附在山林、川澤、動物、植物或岩石上的精靈,如神木、大樹公、石頭公、蛇神、犬公、山貓精等,皆為物魅。
(三)庶物崇拜
人工製作的器物,民間認為其上附有神靈而加以崇拜,如船神、車神、磨公、門神、床母等。另外,人所建築的不動物亦有神靈,如畜稠、橋樑、道路、碼頭亦都附有神靈。
(四)巫術與禁忌
心術是一種信仰和行為的叢體,為早期人類用來對付環境而作的可能之控制,俾能達到其所企求的目的。中國古籍如經史子集都帶有巫術的色彩,如易經中的陰陽、書經中所談的五行,皆為民間巫覡術士所依據的經典。
榕石公--草屯、榕樹神與榕樹公一起崇拜。
禁忌也是巫術的一種,屬於消極方面。巫術是積極的企求獲得某種結果,禁忌則是消極的避免產生某種結果,所以禁忌又稱忌諱。例如民間在婦女懷孕時,為變換胎兒的性別,所舉行的「換斗」儀式,這種儀式是巫術;同時孕婦為保護胎兒正常,因而遵守不在室內綁東西或使用剪刀,怕得是胎兒出生後手腳彎曲或兔唇,這些信仰則是禁忌。
山靈--墳前的山神。
二、儒教
儒家的倫理教訓,自古以來即是中國人道德生活的基礎。基本上儒家重視人與人間的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調適需要靠「禮」。錢穆教授認為禮「最先是宗教的,禮之一字,左邊是神,右邊是俎豆祭物,是對神的一種虔敬和畏懼,故帶有濃厚的宗教性。」到孔子談禮樂時,禮的社會意義加重了,遂成為中國傳統中理想的思想行為模式,儒教也因此被視為倫理化的宗教。
孝道的強調,是儒教在民間信仰中最有影嚮力的一環,在宗教行為上,促成祖先崇拜之特盛。倫語上說:「生,事之以禮;死,喪之以禮;祭之以禮。」孝經上也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由此可知,儒家實際上以生之孝重於死之祭。但民間把祭祖一事看成比生前的孝順更為重要,結果造成同姓相容而異姓相異,促進家族主義的發展。因此,儒家對民間信仰的主要影響何兩點:
(一)祖先崇拜
祖仙崇拜淵源於古代泛靈信仰的人鬼崇拜,但融合了儒教的孝道倫理,所以,一方面保存著原始對亡靈恐懼的觀念,另一方面卻表現出慎終追遠的孝道精神。
(二)宗親組織
由於祖先崇拜的關係,同宗的親族結合成祭祀團體,並為有祭祀的場所而建立祖祠。宗親組織的發展與祖廟(祠)的建立,促進了宗族的團結與互助,同時亦達到敦親睦族的功能。
三、佛教
佛教傳入我國甚早,遠在荷蘭侵據我國之前,佛教即隨大陸移民而入來。最初的佛寺由信徒所籌建,僧侶住其中,只有佛寺,並不佈教,但卻替民間辦葬儀、做功德,並不受民眾所重視。
清代,閩粵一帶移民傳入南方佛教禪宗分派的臨濟宗及曹洞宗。當時僧侶除了佈教之外,尚兼辦慈善事業,因此信奉的人漸漸增加,佛教也漸興盛起來。
我國規模大的佛寺,設有禪堂,奉祀釋迦及觀音,而在後堂或側堂,奉祀阿彌陀佛。信徒常修坐禪唸佛,與他人相會時亦唸「阿彌陀佛」。所誦讀的經典,朝課為楞嚴咒、大悲心陀羅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暮課則為阿彌陀佛經、西方發願文等,其他如金剛經、水懺等也常唸。
我國最早大部份的佛寺是由福建鼓山湧泉寺或怡山長慶寺的僧侶所建,皆歸屬於禪宗,而其內容則傾向淨土宗,兼修坐禪及唸佛。
齋教在我國甚為盛行,為佛教臨濟宗的一派。由於修行者不在寺廟,而在自己家裡,因此又充為「在家佛教」。其教義與佛教相同,主要差異則在其信徒不出家、不穿僧衣、不剃髮,與普通人一樣,同營生業,但嚴守戒律,經常茹素與一般僧侶相同。
齋教傳入我國始自明末進士張仕郁。清嘉慶以後,各地教徒修建齋堂的風氣很盛,俗稱「菜堂」,稱其信徒為「食菜人」,信徙互稱「菜友」,男的稱「齋公」,女的稱「齋姑」。
齋教有龍華、金幢和先天三派。龍華派於清道光年間在台南設「德善堂」;金幢派在明宗禎年間於我國設「慎德堂」;先天派在清咸豐年間,於安平設「報恩堂」。龍華派科儀中說:「紫竹黃根白芽,道冠儒履釋袈裟;紅蓮白藕織荷葉,三教原來共一家。」由此可知,齋教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所以一般寺院、齋堂,於奉祀佛像之外,往往雜有儒家、道教的神像和神牌。
佛教除上述出家眾與在家眾之外,在民間尚有香華僧,如僧侶剃髮、信奉佛祖、住在寺廟或自宅均可,不必茹素,可有妻子,其主要工作為替人在喪葬時做佛事;又有長主僧,如齋友,不剃髮、住己宅、可食葷、蓄妻子,亦如香華僧之為人營喪葬佛事。
佛教主張因果報應,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而有「輪迴」之說。認為人死後,依其生前行為善惡而轉生於六道之間,輪迴不絕。這種觀念為民間信仰所吸收,因而產生十殿閻羅、十八層地獄的陰間。原本我國古代的陰間觀念比較樂觀,大體上是缺乏賞善罰惡的因果報應,民間吸收了佛教輪迴之說與地獄賞罰的觀念,填補丁原始信仰的不足。
佛教的觀世音菩薩。
四、道教
道教思想起於西元前二六九七年之黃帝時代,距今已有四千六百餘年。春秋時代-,老子李聃襲古代黃帝之道,崇尚自然發展,化育萬物適應人生,成為道家開宗;列子、莊子等學者屬其門流。東漢之時,張陵學道西蜀鵠鳴山中,潛心闡思,製作道書並制定種種科儀,創立「道教」。張陵遂被尊為「天師」。
道教出自傳統信仰,與民族文化接近融通,歷經學者發揚光大,有以道與儒相連合;有以道與巫術合一;有以道與神仙結合,有以道與佛通融而形成的幾大派,其源流簡介如下:
道教五個道派,在我國所流行的是占驗道派,一般地理師、命相師屬之;積善道派,一般扶鸞、出乩等屬之;符錄道派,即所謂正一教或天師教,為道教主流之一。
正一教以符籙咒語為要首,驅邪押煞辟鬼為秘訣。其道士稱「司」,不一定住在道觀中,常為民眾作法施術,較偏向於「巫師」一類。
道教的三清之一。
我國的道士分為兩種。一種是「烏頭司公」,另一種是「紅頭司公」。烏頭司公從事度死的法術,紅頭司公則主度生的法術。一般道士不明教義,缺乏篤實的信仰,故多不住道觀,而在私宅設檀或應民間邀請,執司祭葬和符咒等事;實際上無異於街市的職業藝人。所謂「度生」、「度死」成了他們的終身職業。「度生」是對生者的儀禮,如建醮、謝平安、做三獻,是為了祈福、祈平安。又如安胎、起土、豎符、補運等,則是為了驅邪押煞。「度死」或「超亡」足對死者的儀禮,即葬禮,俗稱「做功德」。所以台灣道教重視現世實利,以現世的平安、幸福為主要目標。
我國道士由於缺乏組織型態,只注重於符咒驅鬼的法術,遂與古代泛靈信仰中的巫覡術士如乩童、法師等合流,而助長了法師和店童的流行。
道教在我國流傳甚廣,可說已深人民間各階層。而表現於民間日常生活中,最顯著的就是冠、婚、葬儀和歲時祭祀之時。今日,全馬寺廟,大多帶有道教色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