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節 典 故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是華人最重要的節日。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有些"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自從我國政府頒佈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使這一沿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成為歷史。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耶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或“圍爐”。 “圍爐”就是全家人圍坐吃火鍋(暖爐),寓意團圓,其火鍋湯料沸滾取新的一年謀生順利,財源滾滾。在中國就盛行除夕夜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
春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從大掃除、臘月廿四灶王節(送神)、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在南洋尤其檳城盛行“丟柑”、“打鼓”的樂事,意取“丟柑嫁好俺”、“大鼓娶好媒”。在中國,元宵節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
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獨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右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走"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穀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春節”。
春節習俗——大掃除
家家戶戶如果想大掃除時將黴氣掃走,應該選一個好日子。從堪與學的角度來看,今年陽曆2007年1月27日(除日)及陽曆2月1日(除日)巳時至午時之間,是適合大掃除的良辰吉日。
除日有破除不潔不吉之氣及迎納吉祥納新之意,迎接吉旺之一年。建議大家可選當日時辰之内舉行大掃除。
根據民間習俗,大掃除要見青,所以以前老一輩的人在春節前進行大掃除,都用竹葉扎成掃把,打掃屋蓋、牆壁和洗滌家具。人們希望就此掃盡黴氣,招來好運。從科學角度來看,家居保持衛生,可確保家人身體健康。相傳竹葉可驅邪,掃走黴氣,不過現代人已經很少使用竹葉大掃除了。
每年的年尾,家庭主婦都進行大掃除,一則去舊迎新,二則可以把家中的穢氣清除。在農曆年尾打掃家居,有助改善家宅來年運程。所謂“財不入亂地”,家居整潔有助聚財;淩亂的家居難聚財。
建議大家在大掃除前夕,先上香敬告祖先和家中神靈在大掃除日迴避,可別忽略了這一點噢!家居進行大掃除時,屋梁上的灰塵可能掉落神台。為免對祖先或家裏的神明不敬,應使用紅紙稍爲遮掩神像或祖先牌位。掃除之後,華人就會開始買年貨、做年糕、貼春聯,準備迎接新年。
春節習俗——送神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家家戶戶大掃除叫做「清(黑屯)」,同時這一天也是送神的日子,眾神中被歡送的最隆重的是灶神,不但要準備四果、壽金,還有版畫印的「神馬」,上面印有神馬及各種升天所需的行頭,「燒金」時一起焚化,在灶神老人家升天之時,也要放鞭炮以壯行色。
清人鄭大樞有詩述二百多前臺灣送灶神的情形:「紙馬幢審送灶神,山肴野簌雜前陳;廚房長幼教羅拜,頻祝休言辣臭辛」。關於「送神」本是送百神,但自古以來人們卻獨厚「灶君公」,這是因為他老人家在灶下(廚房)與人們最親近,而諸神上天庭之日,交通路況簡直比凡間連續假期的高速公路還要擁,大小車輛行走時不免爭先恐後。小神就像小車一樣遭受排擠之苦,一不小心便又跌落凡間來。
有句福建話用來形容小神升天時窘態的諺語:「大佛蹌蹌走,偶仔車畚鬥」,大佛泛指各大廟神明如媽祖、王爺等,偶仔則是小神如灶神、土地公等,大神有前呼後擁的部將環護,小神沒這等排場就容易翻斛鬥掉來來。當然這是文人編的故事,借神來諷刺人間百態罷了。
春節習俗——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節習俗——除夕
有句福建話説:「囝仔愛年兜,大人鬧嘈嘈」,時序進入十二月,家家戶戶忙著備過年,大人忙祿,小娃兒則是很快樂。福建話「過年」是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這天晚上是除夕,不論大小月都習慣稱為「二九晚」,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夜,所以也稱「除夜」、「歲除」,「除」是除舊佈新之意。過年要「炊甜粿」糕寓意步步高升;「發粿」顧名思義是「發達發財」,「包仔粿」則是象徵包金,「菜頭粿」寓意「好彩頭」,正是所謂的:「發粿發財,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做點心。」
除夕黃昏要「拜公媽」祭祀祖先,春聯也在此時就要貼妥,廳堂上神明桌上要供米飯及各種粿類都要插上「飯春」表示年年有餘 。「圍爐」是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同時在飯桌下擺放一個燒木炭的小火爐,一家人在熱烘烘「爐火」中吃飯特別溫馨,飯後長夢要給小孩子「壓年錢」,已經就業的晚輩也要給長輩「紅包」也算是壓歲錢。這時候全家大小都聚在一塊閒話家常,從深夜到淩晨叫做「守歲」,這是家裡成員溝通最好的時刻。
春節習俗——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用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賀歲,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其於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春節習俗——放爆竹
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為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之前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瞭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裏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我國在1948年進入緊急狀態時開始禁止燃放爆竹, 但是當時在民間慶祝節日慶典時是應許的;但在1982年時才全部禁止燃放。政府爲了民間的熱烈請求才在1986年收回燃放爆竹禁令。在1987年的春節,人們可以在一片爆竹聲中歡度熱鬧閙、喜洋洋的新年。 很可惜的在衆多因爲燃放爆竹而受傷的事件中,我國也只好又在1996年時實施燃放爆竹禁令。
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春節習俗——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春節習俗——吃年糕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西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當"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春節習俗—— 年初一到元宵
元旦 初一
元旦:是農曆一年之始,福建話稱為「新正」,現代稱之為「春節」,一般民間仍舊稱為新正或過年,不過後者包括了除夕與新正。傳統農業社會對於一年之始的新正相當重視。
初一:元旦的行事曆是從初一吉時的「開正」開始,這一天除拜自家的神明祖先外,也到附近寺廟拜拜燒金。初一時幾個舊俗:
投刺:文人或中上階層人士親友間相互拜年,都預先準備賀年專用名片,以紅紙裁成七、八公分寬,十三、四公分長,上書姓名,即「名刺」,在拜年時先遞給主人家,這是由古代「投刺」之俗演化而來。一般人拜年,主人要端出「生仁」、「炸棗」及「冬瓜糖」等甜點給客人取食,稱為「食甜」,而客人取食時要對主人說吉祥話:「食甜甜予爾大賺錢」。不過現代人都用焦柑桶柑來取代了,桔甜卻也有吉意。
初二「轉外家」:
福建話「轉」是回的意思,「外家」即娘家,也就女兒偕同女婿回娘家來拜年,因為已是嫁出去的女兒,故亦稱為「做客」,新正期間,彼此都要送紅包給對方的小孩,外婆另以紅絨線繫古銅錢,繫於外孫脖子上,叫做「結衫帶」,是給孩子當壓勝物。
初三「老鼠仔娶新娘」
這一天俗信認為是「赤狗日」不是好日子,因有一個「赤」字與福建話「散赤(赤)」關聯,故諸事不宜;另有俗謠雲:「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仔娶新娘......」所有這一天夜晚,大家都早早就寢,以便老鼠辦喜事。–事實上老鼠哪會辦喜事,不過是人類「民胞物與」精神的一種移情作用罷了。
初四「接神」:
是把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送上天的神明迎托回來,家家戶戶要準備牲禮、四果、生仁、炸棗等迎接,燒金紙時加燒「神馬(以版畫印刷馬形之金紙)」,以供諸神下降時當坐騎。另外還要送「天神」回天庭,這是年「送神」之時,上天派遣下凡來暫時監督人間的天神。
初五「隔開」:
各行各業都在這一天開市、開工了,供在佛桌的飯春撤供,至此年假已告結束,故曰…「初五隔開」:這是與新正假期隔離故曰「隔開」。
七元:
舊時初七稱為「七元」,古人相信;天地初開,造物主創造萬物是從元旦日開始,首日作雞、二日作狗,三日作豬,四日作羊、五日作牛、六日作馬、七日作人......所以初七叫做人日,這一天大家可以一起「撈生」囖。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吧。
初九:天公生
俗諺有雲『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天公即玉皇大帝,在民俗信仰中,他是百神之長,所以在人們心目中地位崇高,一般民間舉凡結婚、做大壽都要先行拜天公。奉祀天公有專屬的天公廟,在許多神廟中,也都有附祀天公。
拜天公
舊時嚴間拜天公的習俗非常隆重,供桌需分「頂下桌」,頂桌係用長凳板把八仙桌墊高,上面中間置有天公座(俗稱燈座),座下置三杯壽麵及香爐、小紅燭,還包括十二菜碗、十二牽仔條、甜粿、敬包、春仔花。頂桌全為素食品,下桌則不限,上置小幾擺放香爐、香器、花瓶,幾桌前並擺三杯酒,另外還有五牲,麵線及龍燭、爆竹等。拜天公時也要彈奏音樂,多半以北管吹奏一觀「扮仙戲曲」。
元宵節:上元燈節
上元燈節:民間習稱為「正月十五」,這是新春期間最令人賞心悅目的節目,「上元」是三界公–天公官、地官、水官三神中天官的誕辰,新春拜拜是祈「天官賜福」,到了十月十五日再做「謝平安」感謝三界公的庇佑。
「燈節」是源自佛教、道教的觀點祈福而來,由於這一個節慶沒有過年那樣繁複的俗套,人們正好有一份閒情來玩樂,因此元宵節的民俗休閒活動非常豐富;又因時逢一年之始,做一些民間俗信的活,非關迷信祇是好玩罷了,如:
迎鼓仔燈:元宵夜裡大人小人手一枝鼓仔燈,點上蠟燭大街小巷行走,花燈各種造型都有,琳瑯滿目不亞於現代,由於做了「腰鼓」形狀特別多,故稱為「鼓仔燈」。
燈猜:早期一般寺廟都會舉辦文虎徵紙稱為「燈猜」,即現代的「燈謎晚會」。謎題雅俗共賞 如:「祖孫」猜《四書》一句,謎底為「父父子子」、「和尚摸頭自想」猜《四書》一句,謎底為「吾豈匏瓜也哉」,相當文雅又幽默;亦有很俚俗者,如小弟娶阿兄的婦(婦,福建話俗作某)」猜晾曬工具之一,謎底為「竹篙杈(福建話音與「得哥妻」諧音)」。
鑽燈腳:夫妻同遊賞燈,特意在燈下穿行,稱為「鑽燈腳」,俗諺有雲:「鑽燈腳,生卵胞(男性性徵)」,人們鹹信鑽過燈下會生男兒,詩人勝詩描述說:「燈市煌煌一道開,遊人多處玉成堆;就中無數嬌癡女,為祝添丁逐遠來。」(陳朝龍「竹塹竹枝詞」)偷芼聰、跳菜股:這是屬於年輕一輩的遊戲,元宵節夜晚年輕的同儕們偕到菜哺裡去嬉戲,故而俗諺有雲:「偷芼(摘取)蔥嫁好翁」、「跳菜股(跳過菜畦)娶好婦」在澎湖則有「佬估娶好姥(妻)」,因當地家屋牆壁、圍垣 多採「佬估石」為建材;另有「拔竹籬生囝兒」之諺,意謂偷拔了人家籬笆的竹片,可生男兒;不過竹籬芭的主人,可是被得不勝其煩,就反制在籬笆上橫加了一條繩索,謂「牽籬經拔了予爾眛生(我加上經線,你拔了就連女兒也生不出來)」。
春節習俗——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華人社會最喜歡聽到 [財神到]、[發財],這可從過年祝語[恭喜發財]意會出來。過年,民間流行接財神,也有部分在[立春]接財神。
春節習俗——驚蟄
中國傳統曆法將全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節氣則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每年太陽到達黃經345度的時間,當日即是“驚蟄”日。驚蟄是春季節氣之一。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中,驚蟄落在每年陽曆三月六日前後大約是在一般在陽曆三月五、六或七日。
按字面的解釋,「蟄」是冬眠,而「驚蟄」則是該動物剛剛醒來的時候。地球上,有百多萬種昆蟲和生物,都會在冬天冬眠,等待天氣回暖。到了驚蟄日,春雷一響,所有冬眠中的小動物開始活動,越冬的蟲卵也開始孵化。
冬天時,昆蟲多藏身在雜草的基部,到了驚蟄前後,人們乘著各種昆蟲剛要甦醒的時節,趁早斬草除根,消滅雜草和清除昆蟲。同時,借著春雨,這時已是進行春耕的日子。
每年到了這一時,大部份農區已經到達“過了驚蟄日,春耕不能歇”的時間。
「驚蟄」要祭白虎
虎爺公
虎爺又稱虎神、虎將軍,相傳是土地公和保生大帝的將領,但坊間一般都將虎爺歸於土地公掌管稱之為「虎爺」,而保生大帝所收伏的則稱為「虎神」,另外也有人尊稱「黑虎將軍」。
虎爺也可說是民間信仰中位居首位的動物神祇,以往具有神威能力者,民眾都是隨著主神供奉(土地公、保生大帝),而傳說中因為老虎常仗其兇猛而危害人畜,後來被土地公所收服才成為土地公的座騎;不過有一則有趣的傳說則是這樣的,相傳嘉慶君遊台灣的時候,一天來到一家客棧,這客棧生意興隆座無虛席,嘉慶君一行人無處可坐,又不願表明皇帝的身份,正在無奈的時侯,嘉慶君見桌上供著虎爺,隨口說了句:「朕貴為天子都沒位子坐了,你這虎爺竟敢高踞桌上?」虎爺便這麼讓開了位子,從此只敢在桌下,也因為虎爺為動物之身,神格卑微常置於桌下,所以也稱為「下壇將軍」。
同時也具有護廟安宅、祈福納財的能力,而一般信徒則是認為虎爺之所以被尊崇是因為虎爺張著大嘴是為了叼財寶而來,因此生意人也常常專門來祭拜虎爺,除了會咬錢、納財之外,虎爺也對小孩子的各種驚嚇病症有所保護,(俗稱小孩子的守護神)所以也常有大人在祭拜土地公時也同時會要小孩子向神桌下的虎爺祭拜以祈求保護。
祭祀虎爺公的供品一般都是小三牲、熟雞鴨蛋、青肉、與米酒,相傳因為老虎是肉食性動物,為了不使其吃了肉後凶性大發於是改為用雞蛋祭拜代替肉食,而一般祭拜過後的貢品也可帶回家讓小孩子吃,保祐其小孩平安。
春節習俗——驚蟄
「驚蟄」要打小人
南洋華人的風俗,相傳這一天是“白虎開口日”;流行這一天打小人、貼貴人,又或者是攝太歲和祭白虎。每年的這一天,已經演化成為一個與農耕意願相應和的宗教節日。
相傳這一天會響雷,但無雨,俗稱“旱天雷”,這雷聲一響,便喚醒了各式各樣的蛇蟲鼠蟻等蟲獸,為防止這等害蟲入宅侵害自己,人們便一起拜白虎。相傳白虎為獸王,能夠驅邪百毒百害,所以拜祭白虎,可免毒蟲入屋。
其實“白虎信仰”在中國源於星宿崇拜,它是西方的守護神,《藝文類聚/祥瑞部/騶虞》說:“白虎者,仁而不害。”
漢朝之後,又因五行之說,以為西方屬金、主兵,認為白虎有刑罰戰鬥之兇力。便形成了後來發展為除小人、打小人的節日。
白虎信仰也可視為變相的自然圖騰崇拜。漢人是唐朝時方才更進一步大規模開闢華南,並且在開闢過程中,面對山林野獸、蛇蟲鼠疫自然環境,包括虎害等等。
他們也可能會與當地以虎為“圖騰”的土著互相從衝突到交融。因此,原本屬於中原星宿信仰的白虎崇拜,也就有機會與屬於華南地區自然崇拜的“虎爺”相結合,深入民間,後來更流傳南洋各地。
拜白虎最重要是預備一隻紙老虎,用肥豬肉貼在老虎頭上,再用豬紅及肥豬肉供奉,因傳說老虎十分喜愛吃豬的,另再具備紙公仔和紙掃帚,含有將小人掃走的意味。
有些人脫了鞋子打紙公仔,這便是所謂“打小人”了,民間信仰以為這樣可以把有害的人物驅走,改善人際關係。
不過,閩南的民間寺廟亦盛行有以“黑虎將軍”鎮廟的習俗;馬來西亞本地的拜白虎儀式之中,有很多信徒都把神廟的鎮廟的虎爺塑象當成白虎,廟祝也接受如此儀式舉行如儀,大家“不管黑虎白虎,只要能抓小人,就是好虎”。這是有趣的神明性質重疊合一的現象。
其 他 各 地 習 俗
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裏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裏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后及藏曆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幹,如撚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裏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裏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穀,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裏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髮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裏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裏,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關於火把節的起源,各省的彝族地區民間流傳著許多優美動聽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說: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體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間收稅。由於人間鬧災害而歉收,人們交不起租稅,人間有位能吃銅鐵的大力士俄體拉巴把收稅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發洪水想淹歿地上的人類,但洪水被人們戰勝了。天神又放出各種害蟲到人間來吃百姓的莊稼,俄體拉巴和大夥兒圍在火塘旁商量治蟲的辦法,無意中發現一隻掉進火塘裏的蟲很快就被燒死了。於是,俄體拉巴就組織大夥兒舉火把燒蟲,最終戰勝了蟲害,奪得了豐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一般都歡度三天,頭一天闔家歡聚,吃酒祝賀。人們把牲畜肉煮熟後切成坨坨,祭祀神靈和祖先,然後用來下酒。晚上燃火把四處照燎,一般持續三個晚上。人們情緒十分熱烈。人們以村寨為單位,高舉火把繞著村寨和田地照燎,猶如千條火龍騰飛。 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節進入高潮,整個涼山沸騰了。小夥子穿上民族盛裝,纏著有英雄結的頭帕;婦女們穿著百褶裙,聚集在廣闊的草壩上,進行各種傳統的體育競賽。小夥子們進行摔跤、賽馬、射箭比賽,婦女們則唱歌、跳舞,彈口弦琴。
有的地區,節日期間要打豬打羊祭神;有的地區要宰一隻雞到田邊地頭祭“田公地母”。人們認為火把可以驅鬼除邪,所以點燃火把後要挨家挨戶去照燎,邊走邊在火上撒松香,人們稱之為“送祟”。無疑,這是古老的火崇拜觀念的遺跡。 火把節期間,最熱鬧的地方要算鬥牛場了。鬥牛不僅是一種文娛活動,也是選擇良種牛的好方式,對農業、畜牧業生產很有積極意義。比賽中誰的牛獲勝,意味著該養牛青年是個勤勞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們選擇配偶的好物件。 摔跤是火把節中另一項吸引觀眾的活動。兩人摔跤,萬眾聚來,親朋好友,都來助威。賽前賽後,圍觀的姑娘彈著口弦琴,小夥子彈著月琴,表示愛慕之情。
“選美”活動則獨具風采。“選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佈“選美”開始後,參加競選的彝族姑娘就圍成圓圈,後者拉著前者手中的花帕,邊走邊唱優美動人的民歌。這裏圍觀的小夥子最多,也最慷慨。小夥子們覺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準備好的禮物交給裁判,請裁判代為轉交給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禮物最多,裁判就宣佈她當選為美女。當選為美女的姑娘背著許多禮物,臉上帶著紅霞走出會場的時候,親朋好友都圍攏來表示祝賀;小夥子們更是圍在姑娘的前後,叮叮咚咚地撥彈月琴,表述自己的心聲。
第四天,由少數人將火把的灰渣掃起來,用酒肉祭祀,以祈吉祥。
泰 國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宋幹”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西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節日裏,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幹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豔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裏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幹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臺、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埃 及
埃及是文明古國,西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象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德 國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可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呐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裏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
印 度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准發脾氣。印度有的地區,元旦早上,家家戶戶哭聲不斷,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以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是對人生的慨歎。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淩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過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遊行),扮演史詩中的英雄與紙紮巨人“作戰”,“英雄”引發點著火的箭,紙紮巨人便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著火燒毀,除夕前,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種精美圖畫。元旦早上,人們提著精製的小燈,拿著紅粉包,出門向老人和親友拜年。見面道喜後,就互相將紅粉塗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抬頭見喜。年青人把紅墨水裝進水槍裏,射到親友身上,稱為“灑紅”,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歡在過新年時不管熟悉與否,見面徒手格鬥。圍觀者叫好助威風,往往成為姑娘追求的對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為慶祝新年,在遊戲場中豎立一根圓滑粗大的木杆,杆頂有一隻盛著禮品的小袋,姑娘們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撓向杆上爬去的小夥衛子,小夥子們則在杆下圍成一圈,努力防禦姑娘們對爬杆者的攻擊,直到爬竿者奪得小袋取得勝利為止。
伊朗
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曆,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西曆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日本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託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鐘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鐘”,鐘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上床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 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裏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裏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麵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裏,健康長壽。
朝鮮
朝鮮和我們中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勻俗。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魅,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節,朝鮮的婦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彩衣,進行蕩秋千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勝。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餚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裏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英 國
在英國,西曆元旦雖沒有耶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勻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裏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髮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髮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黴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英國的新年慶祝活動大都在除夕火夜舉行,“迎新宴會”,便是其中之一,這種宴會分“家庭宴會”和“團體宴會”兩種,宴會通常從除夕晚上8時開始中直至元旦淩晨結束。宴會上備有各種美酒佳餚和點心,供人們通宵達量地開懷暢飲。午夜時分,人們打開收音機,聆聽教堂大鐘的新年鐘聲,鐘聲鳴響時,人們一片歡騰,舉杯祝酒,盡情歡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會”則是另一種慶祝活動。由當地的旅館和舞會,夜幕降臨。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傑到這些裝飾一新的燈光輝煌的舞場,在美妙的樂聲中翩翩起舞,成千上萬的人群,還雲集到各個廣場,圍繞著廣場中心的噴泉和厄洛斯神象,載歌載舞,盡情狂歡。電視臺還在廣場做現場直播,讓在這家“守歲”的人也共用歡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